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蓝鳍金枪鱼要断供?各国加速寻找替代方案
野生蓝鳍金枪鱼数量锐减,全循环养殖和细胞培养鱼肉成了新的突破口。
01全循环养殖迫在眉睫
蓝鳍金枪鱼深受全球高端餐饮市场青睐,但随着需求激增,野生资源严重枯竭,部分海域的种群数量已锐减90%,传统捕捞方式已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循环养殖”应运而生——即从鱼卵开始,在人工环境中养育成鱼,并让成鱼自行繁殖下一代,完全不依赖野生鱼苗。
全循环养殖的价值在于彻底摆脱对野生资源的依赖,实现金枪鱼的人工繁育与养成,不仅缓解对海洋生态的巨大压力,也能提供高品质、可追溯的产品。
此外,该模式还能优化饲料使用和健康管理,还能减少因依赖捕捞野生鱼苗而带来的环境负担。
目前,日本和西班牙走在这场技术的前沿,积极推动蓝鳍金枪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2蓝鳍金枪鱼全循环养殖
蓝鳍金枪鱼全循环养殖的突破最早来自日本。2002年,近畿大学实现了太平洋蓝鳍金枪鱼首个完整人工世代的培育。
2007年,第三代完全人工养殖的蓝鳍金枪鱼诞生,日本在蓝鳍金枪鱼养殖技术与工程上的成熟掌控。
日本渔业巨头Maruha Nichiro于2006年重启其全循环养殖项目,并在2010年实现闭环养殖。
2015年,该公司开始商业化销售“从卵到收获”的蓝鳍金枪鱼,到2020年实现了950吨的年产量,证明了该模式具备一定的商业化规模。
尽管日水和极洋等日本主要渔企近年因技术难度与高成本退出全循环养殖市场,Maruha Nichiro依然保持其坚定投入。
该公司甚至与新加坡一家生物科技公司Umami Bioworks展开合作,拓展细胞农业领域,尝试通过实验室培养鱼肉的方式,探索传统养殖之外的新方法。
目前,日本已将全循环金枪鱼出口至美国和欧盟等高标准市场。
然而,全循环养殖产品在日本国内蓝鳍金枪鱼养殖总量中的占比仍较低,2020年占比为16%,到2024年却降至2%,显示大规模推广仍受技术和经济瓶颈限制。
03西班牙实现陆基养殖
在地中海与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养殖传统以“圈养育肥”为主,主要依赖捕捞来的幼鱼进行养殖。
近年来,西班牙突破了这一局限,成功实现了可持续的陆基全循环养殖。
2023年7月,西班牙海洋研究所(IEO)首次在穆尔西亚的陆基设施中成功实现了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的人工繁殖,获得超过10万个受精卵和数百万条存活幼鱼,幼鱼存活率创下新高。
这是欧洲首次在完全脱离海洋环境的条件下,实现蓝鳍金枪鱼的全循环养殖。
该成果证明,即使是这样一种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的洄游性大型鱼类,也可以在陆地封闭系统中实现可控繁殖。这不仅降低了对海洋资源的依赖,也提升了生物安全性与养殖效率。
04大规模养殖的瓶颈与未来新方向
尽管全循环养殖在科研和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大规模商业化仍面临诸多困难。
2025年初起,部分先行企业的全循环蓝鳍金枪鱼商业产量出现明显下降。
以Maruha Nichiro为例,预计2025财年的产量将比前一年骤减80%;而日水和极洋则已完全退出这一领域。
全循环养殖曾被视为稳定供应的解决方案,但如今却面临着盈利困境。
原因之一是部分海域野生蓝鳍金枪鱼资源恢复,导致市场供应上升、价格回落;更重要的是饲料价格失控式上涨,使得养殖成本高企,最终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近畿大学一位核心专家指出:“目前养殖场对金枪鱼鱼苗的需求已明显下降。”尽管这或许只是暂时性的调整,但也反映出该模式的经济脆弱性。
从长远来看,全球对蓝鳍金枪鱼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而野生资源难以满足这一趋势。
正因如此,行业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其中包括二十年前被视为幻想的“细胞农业”。
这一技术是指从鱼的活体细胞中提取细胞,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让细胞生长分裂,最终形成真正的鱼肉组织。
Maruha Nichiro公司正利用其全循环养殖鱼体的细胞,开展相关研发,旨在不依赖活体鱼和大型养殖设施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且可持续的金枪鱼肉生产。
虽然该技术尚处早期阶段,在成本控制与消费者接受度方面仍面临不小挑战。一旦成熟,将可能实现真正“无限”的蓝鳍金枪鱼供应,不再依赖海洋。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