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原双竹镇)大竹溪村
通讯:13983250545
邮箱:ycsh6318@163.com
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乌鳢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一、病症与病原诊断
1.病症 止常乌鳢体色是呈微绿色、花纹明显,体表光亮,游泳灵敏,见人及飞鸟能灵活逃避。有病的乌鳢体色灰暗、花纹不明显,体表被覆一层灰色的泥土,游动迟缓,见人及飞鸟反应迟缓,离群独游,投食时不知抢食,吃食量减少等,更有个别乌鳢零星死亡,严重的成批大量死亡。
2.检查诊断与病原 捞取病鱼,除上述症状外,可见体表有红色出血斑点,粘液增多,鳍稍发红。解剖镜检:可见鳃紫红,有米粒状黄点,鳃丝糜烂,肠道有红色斑点,特别脊柱下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微黄色孢囊,尤其肛门后部脊柱上孢囊点大而密,最大的有黄豆粒那么大。压破镜检,可见尾孢虫。常见的为中华尾孢虫、巨形尾孢虫和尾孢虫。尾孢虫壳面观为长卵形,有两根长长的尾巴,大小(10~13)微米×(4~5)微米,壳向光滑;缝面观为纺锤形,缝脊正面观明显。
二、危害与流行
尾孢虫上要危害乌鳢和斑鳢的鱼种、成鱼,寄生于鱼的皮肤、鳃、鳔、脊柱下等部位。分布于全国各地,流行季节主要是5~8月份。在酸性水质中易暴发,严重时会大批死亡。
三、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杀灭孢子。②鱼种浸泡消毒,杀死裂殖孢子。③经常换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④经常向塘内施石灰、漂白粉、碱面等,保持pH呈弱碱性,不使孢了寄生和裂殖。⑤定期投喂药饵鱼,每半月一次,可有效防止体内孢囊的形成。
2.治疗技术 因管理喂养不善和预防失当,出现大批死亡,可采取外治与内治Ⅲ时进行,3~5夭一个疗程,可制止死亡,恢复正常吃食。①外泼杀虫药,连续三天每天一次,首次加量。常用药有敌百虫、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按说明使用。②内服药饵鱼虾:常用药有盐酸氯吡嗪钠、阿苯达唑、阿维菌素等,每100千克鱼虾加0.5克,用切鱼机切成鱼片连喂3~5天。
1.病症 止常乌鳢体色是呈微绿色、花纹明显,体表光亮,游泳灵敏,见人及飞鸟能灵活逃避。有病的乌鳢体色灰暗、花纹不明显,体表被覆一层灰色的泥土,游动迟缓,见人及飞鸟反应迟缓,离群独游,投食时不知抢食,吃食量减少等,更有个别乌鳢零星死亡,严重的成批大量死亡。
2.检查诊断与病原 捞取病鱼,除上述症状外,可见体表有红色出血斑点,粘液增多,鳍稍发红。解剖镜检:可见鳃紫红,有米粒状黄点,鳃丝糜烂,肠道有红色斑点,特别脊柱下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微黄色孢囊,尤其肛门后部脊柱上孢囊点大而密,最大的有黄豆粒那么大。压破镜检,可见尾孢虫。常见的为中华尾孢虫、巨形尾孢虫和尾孢虫。尾孢虫壳面观为长卵形,有两根长长的尾巴,大小(10~13)微米×(4~5)微米,壳向光滑;缝面观为纺锤形,缝脊正面观明显。
二、危害与流行
尾孢虫上要危害乌鳢和斑鳢的鱼种、成鱼,寄生于鱼的皮肤、鳃、鳔、脊柱下等部位。分布于全国各地,流行季节主要是5~8月份。在酸性水质中易暴发,严重时会大批死亡。
三、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杀灭孢子。②鱼种浸泡消毒,杀死裂殖孢子。③经常换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④经常向塘内施石灰、漂白粉、碱面等,保持pH呈弱碱性,不使孢了寄生和裂殖。⑤定期投喂药饵鱼,每半月一次,可有效防止体内孢囊的形成。
2.治疗技术 因管理喂养不善和预防失当,出现大批死亡,可采取外治与内治Ⅲ时进行,3~5夭一个疗程,可制止死亡,恢复正常吃食。①外泼杀虫药,连续三天每天一次,首次加量。常用药有敌百虫、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按说明使用。②内服药饵鱼虾:常用药有盐酸氯吡嗪钠、阿苯达唑、阿维菌素等,每100千克鱼虾加0.5克,用切鱼机切成鱼片连喂3~5天。
上一篇:乌鳢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养殖技术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